“優秀員工”、“先進工作者”,入職衛華這些年,宋獻平一直堅持初心,始終把公司利益放在前,堅守對公司的責任心、對工作的擔當、對同事的友善。
自宋獻平同志加入公司以來,盡職盡責,恪盡職守,嚴于律己,力求把每一項工作做到盡善盡美。他思維活躍,善于創新,精通人力資源知識并且善于靈活運用于工作中。為建立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,2023年他結合公司經營計劃,以利潤為核心,制訂了有衛萊特色的績效激勵方案。同時為避免吃大鍋飯,即使在有獎勵的情況下,也制訂了根據個人考核成績分配獎勵的機制,將壓力層層傳遞,督促大家關注經營,營造了以獎勵為主、處罰為輔,以績效為導向的公平工作氛圍,有力地促進了公司績效不斷提升。
知責于心,守初心、擔使命
大干一百天
作為綜合管理部的部長,工作中的他始終充滿熱情和干勁。2023年公司面臨新研發基地的組建和搬遷,他帶領綜合管理部承擔起后勤保障服務及管理的重任。時間緊迫,業務繁忙,基地組建觸及太多新領域新知識,如地質勘察強夯檢測、地下管網探測、辦公樓裝修、電力燃氣弱電監控建設、空調模式等等問題,作為一名職場老將他也有不懂的、不會的,那怎么辦?他經常抱著積極樂觀的心態說,又是個學習和鍛煉的機會,即使不能成為專家也要比常人懂得更多!在嚴峻挑戰和繁重任務面前,宋獻平迎難而上,主動查閱各種資料文獻,多渠道溝通了解,聯系生產廠商,向同事及專 業人士請教,詢價比價,制定方案……那黑皮本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超額的話費便是好的證明。
為保證公司各項工作能夠有序進行,他經常新老基地兩地奔波。他制訂進度計劃并嚴格執行:5號確定班車合作單位、8號辦公家具購置安裝到位、10號空調裝機……他對既定目標有極強的執行力,始終把工作放在心中,辦公室那一盞燈亮到深夜便是常態。
搬至新基地后企業管理上有哪些需要改進?也成為了他經常思考的問題。例如廠區員工就餐問題,之前一直采用的是自營模式,搬至新基地后,面臨鄭州團餐企業眾多、資源豐富的有利局面,是否能夠為鄭州衛萊有效利用,從而控制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,便成為了他的新課題。帶著問題,他網上搜索團餐企業運營模式,了解其優劣勢,通過聯系行業協會找到團餐企業排名三十強的企業進行深入溝通,然后帶領同事考察合作案例,指導部門同事多方測算、分析比較,組織會議向領導匯報討論等,確定了餐廳外包模式,雖然還未知成效如何,但不試又怎能知道!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曾經說過一個特別重要的觀點,管理是一種實踐。其本質不在于知,而在于行!
“關關難過關關過,前路漫漫亦燦燦”,綜合管理就是這樣一種常態,雖然未知,雖然面廣,雖然繁瑣,但只要抱著“只為成功想辦法、不為失敗找理由”的心態,相信定能“逢山開路、遇水架橋”!